返回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3章 金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糯滋滋的糯米饼皮,味道醇厚的豆沙馅,一人两个管饱!

金团就是用糯米和豆沙馅做的糯米饼,因外面裹了一层金黄的松花粉而得名。

每年清明前后,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上山采集松花,摊晒后把松花粉抖落在竹扁里面,用筛子筛除杂质,将金色的松花粉收集起来。

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松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家里孩子满月、订婚、房子上栋梁,就要提前泡制糯米、豇豆。

糯米磨粉,豇豆煮熟压碎,按比例添加白糖和红糖、猪油制成豆沙馅。

然后将放入馅料的糯米团子,放入蒸笼蒸熟,取出稍晾一会儿,放入竹扁里铺开的松花粉中滚几滚压扁,寓意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糯米金团就做好了。

然后再装入竹篓里面,挨家挨户送给亲戚邻居,广而告之,讨个口彩,家有喜事送金团的习俗直到现在还保留看。

吃饱后忙到凌晨三点多快四点,才把鱼获入舱,甲板冲洗干净,涨潮的时间也到了。

李长乐抹了一把脸,「今天是大潮,大伙儿抓紧休息个把小时,起来下网。阿杰留下值守,等我们起来再回去睡。」

「是!」王杰重重点头,欢喜的朝驾驶室走。

他觉得阿乐叔肯让他值守,表示自己已经得到他们的认可。

大伙儿随便抹了一把脸,全都去了船舱休息,觉得刚睡着就到了起床的时间,大伙儿疲惫的跑到申板上,发现天已经大亮。

李长乐发动渔船缓缓驶出后匀速前行,李大哥几人把拖网放下海,回船舱继续补觉。

渔船驶出后,洋面上已经有不少作业的船只。

李长乐记得再过大半月,这里将云集几地几千艘渔船捕捞带鱼,一天几万吨的捕捞量。

几千艘捕捞起来的鱼获,全都在就近的岛上出售,并补给物资,到那时,冷清的海岛宛如「海上闹市」。

上辈子下月,也是他第一次正式上船做捕鱼佬的日子,当时跟着大哥、二哥上的大房家合股的渔船,在这片渔场冬汛作业。

平生第一次领略到,在寒彻入骨的寒风中捕鱼的滋味,得亏有大哥、二哥护着,他才咬看牙坚持下来,没在中途被船老大赶下船。

「阿乐!」对讲机里传来陈阿毛的说话声,「还有大半月,捕鱼佬的苦日子就要来咯!你还没尝过那滋味吧?」

「还没尝过,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