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上栋梁(五千大章感谢友友们支持)
李长乐和阿发一人提着一篓蜜桔从阿石家出来,在岔路口分道,各自往回走。
到家,李母和陈阿奶已经从镇上回来,买回几对用粗棉纱织就,长约30米,宽30厘米的的红布,又叫长红,初二那天绑在栋梁上梁时用。
这年头还没帮着办喜事的厨房班子,李父带着阿柱、阿肖在南山凹几户人家借桌凳和碗盘。
附近几家村民也热情的帮忙将桌凳,碗盘送到新房一楼,新房前人来人往的,好一派繁盛活跃景象。
李长乐到家,李母就给了他一叠红纸,让他送去陈会计家,请陈校长帮忙写对联,这一天,他就专门帮着跑腿。
十月初一这天吃过早饭,又蹬着三轮去镇上馒头店,将定制的抛梁馒头拉回家。
一个个像鸡蛋大小的米馒头上面,还印上了大红喜字,看着喜庆极了。
出了盘镇,快到村口时看到王小舅、大舅、两个姨母还有李长喜一家,挑着「搭糕」老酒朝村里走。
前面还有李大嫂、李二嫂的娘家人,都是扁担两头一边挂着一个,用大红色粗布做成的红口袋,一头装着「搭糕」一头装着老酒。
一担又一担大红口袋,还有欢天喜地的交谈着的一行人,看着热闹又喜庆。
「阿舅!娘姨!你们约好了一起来的啊!」李长乐蹬着三轮上前,笑着跟几人打招呼。
「哎哎,回来啦!」跟敦实的王小舅除了模样有两分相似,身材完全不一样的王大舅乐呵呵的说道。
李长乐指着车,「东西担着重么,要不放三轮上来?」
王小舅笑着摆手,「别,就得这样担进去才喜庆。」
小娘姨看了他一眼,嘴角扯了扯,「阿乐长出息了,半年功夫,房子大船啥都有了,以后别忘了牵拔一下,我们这些穷亲戚。「
「小妹,大喜的日子少说这些!」二姨娘王小翠拍了她一下,笑眯眯的看着李长乐「阿乐现在看着比做小后生的时候还精神。「
「我一直都这么精神!」李长乐家跟二姨娘关系比较好,姨表兄之间一直都有人情往来。
可能他们这边人情比较重的缘故,老一辈故去后,有人情往来的大多是新亲。
新亲就是老婆娘家人,老亲就是母亲娘家人,为此还传下了谚语,新亲亲滴滴,老亲亲板壁。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到了南山凹,李母婆媳看到兄弟妹妹和姑娘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