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千零八十五章 首尾难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纷纷表达震惊。

“一千丈?乖乖!”

“居然比以往提升了三倍?”

“岂不是说咱们结阵在敌军大营之前,便可以用火炮将其营地从头到尾炸一遍?”

“敌军若不想被炸死、烧死,要么前来冲咱们的阵势,要么干脆撒丫子逃跑,无敌了啊!”

此前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限于射程,在战争之中应用之时总是受到各种限制,如今射程大大提升,简直无往而不利。

炮营校尉实事求是:“也不能这么说,虽然火炮射程大幅提升,但与之相对,炮体的体积与重量也大幅增加,往来运输不便,不仅很难及时运到战场,诸多地方也难以布置。书院里有一句话甚有道理,无论武器装备多么精良,战争的本质还是在于人,两军对垒之时悍不畏死、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这才是获得胜利的根本,而不是一味的迷信于武器的强大威力。”

薛仁贵略感诧异,区区一个校尉便能说出这般精辟之言,对于战争有着如此深刻之理解?

“校尉就读于贞观书院?”

“回将军,正是,末将于书院讲武堂毕业。”

“不知师从何人?”

“传授兵法军略之讲师,乃是卫公。”

“嚯!”

左右一片惊呼,顿时对于这个校尉肃然起敬。

就连薛仁贵也讶然:“居然是卫公的弟子?失敬失敬!”

校尉笑道:“同期学子百余人,虽然受惠于卫公聆听教诲,但却不敢以弟子自居。”

书院的形制与传统的授业有所不同,讲究“有教无类”,书院招收什么样的学生、讲师传授什么样的课业,不能以传统意义的“师徒”等同,当然,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王孝杰等人一脸向往,时至今日,能够进入书院讲武堂、得到一众“军神”“名帅”“名将”的言传身教,已然成为整个大唐军队序列之中最为憧憬之事。

薛仁贵拍了拍王孝杰的肩膀,勉励道:“这一仗好好打,待到胜利之后,本将亲自给大帅写信举荐你进入讲武堂学习!”

王孝杰面色泛红,激动不已:“多谢将军提携!”

有了恒罗斯城的“先登之功”,这一仗只要最终获胜,他的赏赐肯定少不了,但再多的赏赐,也不如一个进入讲武堂学习深造的名额来得珍贵!

薛仁贵环视左右,画了个大饼:“不仅是孝杰,尔等所有人都算在内,只要此战当中立下功勋,本将都会给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