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的蛇形轨迹。
「曲廊如老树结节,几乎已成死路。」
「我便循木性,如藤蔓攀附,顺其纹理流转。行功时,意守章门,以穴为‘根」,引木精如春藤探枝,一部分从曲廊渗透而过,另一大部分从从两旁绕开。」
「虽迁回一线,耗费颇多元气,但总算是能免除木气彻底淤塞、反噬肝宫的灾殃!」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后怕与得意混杂的光芒。
这个窍门,是他有一次走火入魔濒死时,痛极生智的领悟。
宁拙也听出来了。
他看着眼前的余禾野,眼底闪过一抹怜悯之色。
「像他这样修炼,走火入魔的频率会非常高。」
「这些窍门,恐怕就是因为走火入魔的次数太多,经验不断积累,从血泪中总结出来的。」
「恐怕这样的窍门,他掌握的还有其他一些。」
这样的窍门,无疑是短视之举。
但谁让余禾野的五行境界,就只有这么高呢?
宁拙见微知著,单从这个小窍门上,就推测出了余禾野的五行境界。
「依他之能,发明这些小窍门,的确能以最小的代价,维系自己的修为,保持自身的实力。」
「这种小窍门积累多了,也能量变中引发质变,逐步改良《逆五行魔功》这门功法。
+
许多修真功法,就是这样不断改良,不断完善出来的,
一时间,宁拙不禁心生感慨。
他想到了自己的《五行气律诀》。
《逆五行魔功》和其相比,简直就是瓦砾对比明珠。
余禾野修炼《逆五行魔功》,每一次修行都是摧残自己的身躯,修为越高深,他积累的弊端、隐患就越多。
因为,它的最长处是精气转化,却转化得相当粗糙、简陋。单单运气,都会在修士肉身上造成伤害。
《五行气律诀》专修中丹田气海,却是可以让五行之间随意转化。因为局限在气海中,所以五行转化的反噬,全都被气海承担,等若没有。
《逆五行魔功》就麻烦了,它能够用精血转化成法力,但修士的肉身并不是空阔的,
反而紧密厚实。
「单单《五行气律诀》就是世间顶尖功法,而这还只是三宗上法之一。」
「和余禾野相比,我是幸运的。」
「等我将娘亲救回来,熔岩仙宫定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