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三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06章 割痼焚契弈薪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士少。』贾诩惜字如金。

斐潜点头,明白了。

确实是如此。

同样的一件事,面对一个人的时候,以及要扩展到一百人,上千人,直至万人以上的时候,每一个数量层级,都是不同的概念。

要不然就不会在后世每一次阅兵的时候,都是让世界震惊了。

屁股歪了之后,是很难重新坐正的。

『可有策破之?』斐潜问道。

贾诩叹了口气,『可立「平准署」。』

斐潜重复了一遍,不是太明白。

『化田为契,田皮可沽,田骨禁售。』贾诩清了清嗓子,『普天之下,莫非王田啊。』

以天子之名义,将郡县制之内的田产更发『红黑双契』,红契载明所有权,黑契记录使用权。农户持红契可世代承袭田骨,黑契则允许流转但严禁私下买卖。

斐潜听了,眉毛略微挑了挑。

这似乎有些后世那种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理念。

这么早?

斐潜想了想,历史上似乎确实很早就有这样的理念了。

不过好像不是汉代。

这甲鱼是怎么想出来的?

还是说这一句『莫非王土』之中,就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意思?

如果只有公田而无私田,则天下之人皆为疲懒,而如果只有私田而无公田,那么天下之人必然贪占成性。

『好比养蚕缫丝,』贾诩还担心斐潜听不明白,特意解释了一下,『桑树归主家,蚕室可租佃。』

斐潜微微点头。

他想到了一些史书上的描述。

比如《食货志》,这称得上是华夏古代的经济数据库。

自从汉代开始,各朝各代都有各自的《食货志》。

而在这些《食货志》的数据当中,如果进行纵向的对比,就会察觉到一条令人震惊,并且也有些无奈的规律——各个封建王朝的耕地面积峰值,大概都是出现在建国百年之时。

西汉的827万顷肥沃田地,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提供了底气,唐朝的620万顷耕地,则托起了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在这些数据背后,隐匿着比金銮殿上的刀光剑影更为扣人心弦的博弈。

宋代的《食货志》中记录了汴京粮价出现的三次大幅波动。从表象上看,这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实际上却是土地兼并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像是后世米帝1%的豪强稍微有所波动,便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