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番队(骑兵队)600人
八番队(火枪队),1150人
合计兵力:2360人。
不满1万迎战3.5万……就兵力规模而言,“南军”所占有的优势不是一般的大!俨然具备跟新选组一较高下的资本!
在“南军”闯入京畿后,以萨摩军为首的各部队就开始陆陆续续在鸟羽街道以西布营扎寨。
当人数超过一万时,基本就能将你的视界铺满,遑论是三万以上的大军。
从鸟羽街道往西望去,在接近地平线的远方,有一条黑线连接南北——正是“南军”的大营!
若从上空俯瞰而下,将能更加直观地领略到这座大营的壮阔!一眼根本望不到头!
颜色、样式各不相同的无数面军旗在春风的刮拂下,发出猎猎响声……此景此幕,光用肉眼去瞧,就能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压迫感!
……
……
匡天二年/明之二年(1866),5月7日——
这一天,浓郁的火药味弥漫在鸟羽的空气中。
从昨日起,“南军”大营出奇地寂静。
土方岁三等熟稔军事的将校们立即感知出来:这是两军正式开战的预兆!
事实上,早在“南军”刚抵达鸟羽时,土方岁三就想施以阻挠,使他们穷于应付。
如果能趁他们立足未稳,一口气打崩他们,那就再好不过了。
他一开始的计划,是派十番队(骑兵队)去袭扰敌营。
然而,“南军”的守备比他预想中的还要严密。
像极了一只长满尖刺的刺猬,根本无从下口。
假使贸然派出骑兵队,乃纯粹的送死行为,去多少骑兵就死多少骑兵,绝对的有去无回。
近战不行,只能远攻——可远攻也不怎么凑效。
“南军”的安营位置非常巧妙,恰好位于新选组的炮击范围之外。
因此,即使是朝“南军”大营倾泻炮雨,也很难对其产生有效的杀伤。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任由“南军”安然扎营。
截至今日之前,此起彼伏的喧闹动静一直支配着“南军”大营。
后续部队赶到、营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今日,上述的嘈杂声响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诡异的寂静……
能够想到的理由,就只有一条——“南军”以完成进攻准备!
事实证明,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