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乳之后,确实需要点茶水。喝了解腻,甚至还能再往肚子里塞两块肉,故饮茶之风日渐流行一一如果一开始可能有附庸风雅的因素的话,后来是真需要这个了。
「好茶买不起啊。」单于府参军封震说道:「我们拾责部本就穷,地方也不好,冷得要死,时不时需要朝廷赈济,哪来钱买好茶?我家又没有子弟在中原为官一一说到这里,他瞄了眼拓跋克辅,有些酸溜溜。
昨日参观了位于定鼎门右大街宣仁坊的拓跋宅,那叫一个气派。最关键的是,还与尚书左仆射毛邦之宅相邻一一有一说一,毛邦早年住此宅合适,现在则有些低了,朝廷在最好的地段有官邸,
给在职高官居住,但毛邦说自己在京中有宅,无需浪费公帑,博得了一片赞誉。
拓跋克辅有这样的宅子,其子拓跋奉天又在中原为官,认识了许多人,自然来钱容易。封震见到他们家中甚至摆放着产自江南的物件,一打听才知道拓跋克辅竟然派了几个子侄去到宣城,收买了一块地,然后逐年开荒,而今已颇有产出。
与拓跋氏一比,封氏简直就是叫花子。
拓跋克辅也感受到了对方的目光,摇头道:「早和你说了派子弟南下,你却思虑过多,现在如何?」
封震有些尴尬,不再说话了。
他记得两人间的那场对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暗地里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一旦太多家人留在中原,便形同质子,想舍弃也难了。
拓跋克辅明百这个道理,但不想折腾了。
拾责部放牧的位置不太好,离漠北很近,与那边的部落来往密切,有些小心思也正常。这就是各人的选择不同了,谈不上谁对谁错。
这边两人在说话,那边又形成了小圈子,谈起了蜂蜜、毛皮、马匹的买卖。
后两者还好,可谈到蜂蜜,纷纷说价钱虽然涨了,但还是回不到以前了。交州蔗糖源源不断北运,挤占了很大一部分蜂蜜市场,而今广州及扬州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甘蔗,简直让人没法活了。
更有那消息灵通之人,说以前的块状杂糖让人望而却步,但中原人大力改进,已然出现了粒状砂糖,蜂蜜的销量还得跌。可怜草原本来就没多少可供交易的商品,而蜂蜜是重中之重,如今全完了。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跟着叹气,说毛皮和马同样受到了冲击,盖因辽东加入了争竞。
少府少监窦于真一直没说话,只默默听着,听到最后,心中暗笑。
别看这些人抱怨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