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立场,比方说他皇甫嵩必须要为三河五校负责,他们以前做的事情,必须要是正义的,哪怕元凤朝以前既往不咎,那些为了守护汉室而死亡的英灵也绝对不容许被贼子骑在头上。
甭管老子当年屠了多少,也甭管当年的行为站在陈曦的立场上是否还有更好的解法,但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环境下,我皇甫嵩率领三河五校将黄巾击溃,撑到陈子川开拓新时代必须是正确的行为!
无所谓正义,但必须要是正确!
关羽侧头看了一眼皇甫嵩,神色郑重的开口说道,“我觉得是倪婴,子川,你觉得是哪个?”
陈曦闻言心下无奈,如果关羽不特意开口,哪怕下面形成了黄巾对战步兵营和黄巾对战三河骑这种情况,陈曦也能中立分析到底谁能赢,但现在这种情况,皇甫嵩说丁励,关羽说倪婴,那说白了就是要对二十多年的行为来一个盖棺定论。
好吧,没这么夸张,但选哪一个,真就是路线问题了。
问题是这个路线选择比陈曦现在经济体制还难选择,最起码陈曦的现有经济体制是存在过度概念的,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一五和二五的时候,陈曦这边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只不过在二五的时候,其实已经给世家放开了一部分,等三五的时候,市场会进一步的开放。
毕竟早期底子薄,需要集中力量资源,外加早期需要尽快扩大基盘压制其他对手,以集中决策的方式进行处理的话,不仅便于操作,也更容易为官僚所接受,封建制度下,从上至下的进行准确且正确指令的话,对于市场的控制能更为稳定一些。
不过这也就是一五和二五,元凤十一年年初的朝会,也就是大演武之后开启的大朝会,陈曦会进一步放宽对于市场经济的管理,开始进行所谓的宽松化,终归计划性经济的创新力确实不足,外加基盘太大之后,基于各个层级信息传递,所执行的计划,确实是容易失真且调整迟缓。
纵然有陈曦这个bug,能提前进行预判,避开一些意外,但社会学这个玩意儿是个伪科学,不是你预判了,就能彻底避开,再加上盘子太大,全靠陈曦这么玩指令的话,迟早出反噬。
再加上,陈曦这种远瞻性的指令经济模式,对于继承人而言实属是无法继承的玩意儿,诸葛亮再逆天,只要没办法彻底看穿历史的迷雾,就不可能成功预料到下面的人能给整出来什么逆天的大活。
故而在三五这个节点,陈曦必然会进一步放宽经济管理,开始逐步放松市场调节,至于说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