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2章 每千取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应。

陈迹往楼下走去:“一起去梅花渡看看?盐引买卖倒是有些新规矩。”

黄阙看着陈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终究忍不住跟上去。

两人上了马车,司曹癸照例神不知鬼不觉搜了黄阙的身,谨慎至极。

车厢里,黄阙忍不住问道:“陈迹贤弟,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好好的高门贵子不做,非要与我等……我等盐商扯上关系?”

陈迹透过车帘,看着车外来来往往的文人士子:“黄兄,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没法像你们一样按部就班的参加科举,入翰林、入六部、入内阁,然后再做想做的事。我等不了那么久,所以我每一步都要走的快些才行。”

黄阙哂笑一声自嘲道:“我们?我和他们也不一样的。陈迹贤弟恐怕不知,我四岁启蒙,九岁时父亲花了大价钱送我去岳阳书院,先生夸我九岁便能写锦绣文章,可等他得知我是盐商之子便不再多看一眼。士农工商,我是父亲花了大价钱、求爷爷告奶奶转了农籍,才得以参加科举。”

陈迹笑了笑:“你是盐商之子,我是陈家庶子,刚好谁也不用瞧不起谁。”

梅花渡到了。

陈迹领着黄阙走进梅蕊楼,刚进门,黄阙站在算珠声里看向对面的墙上。

只见墙上挂满了竹牌,竹牌上贴着红纸,红纸上写着:“巩义,一百引,三百八十两。”

“运城,一百引,四百五十两。”

“固原,一百引,二百八十两。”

“金陵,一百引,四百六十两。”

“郑县……”

黄阙在墙对面驻足疑惑:“贤弟,这是……我还是头一次见人这么卖盐引。”

陈迹笑着问道:“黄兄往日从大盐商手里买盐引,一次买多少引?”

黄阙回答道:“我说过的,一万引。”

陈迹又问道:“那这一万引里,有多少是黄兄想要的?”

买盐引一直有隐形成本:盐引即路引不得转售他地。若是盐引上标明了这批盐要运至固原,便不能运去别的地方。

运盐损耗极高,所以大盐商们通常会将犄角旮旯的盐引打包卖给小盐商们,而小盐商们没有挑选的余地,买到什么便是什么。

最南边的小盐商买到最北边的盐引,这是常有的事。可他们总不能真从南边跑到北边贩盐,只能将盐引积压在手中,或是找中人转卖。

陈迹看向黄阙:“黄兄家里如今积压着多少盐引?”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