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宫中,那位威严不苟言笑的赵元俨,当时宫人都说连契丹人也畏惧。
说到这里她目光直视章越:“卿家觉得……燕王可是聪明人?”
章越面上却波澜不惊地道:“燕王自重,方得善终。然臣以为……”
章越抬起头道:“聪明人当知,有些路……走不得。”
高太后道:“老身亦以为然。太子十四岁亲政太早,不如十五岁如何?”
章越闻言微微一笑,面上则道:“臣不敢,此事太后知道即可,不必写入遗诏中。”
高太后闻言对章越大生赞赏。
顿了顿,高太后点点头道:“不知卿以为何人出为山陵使?”
山陵使制度起源于唐朝,原来李渊病逝时由房玄龄和高士廉出任山陵使,这本是恩典。
到了唐代宗即位时,用山陵使的差遣,兵不血刃地免去了右仆射裴冕和郭子仪的差事。
到了宋朝也没有认真执行宰相出为山陵使的制度,到了真宗时恢复了,让丁谓出任山陵使,到了仁宗英宗时,韩琦两度出任山陵使。
韩琦第二次出任山陵使后遭到王陶的弹劾而罢。
高太后的意思,就是让自己趁着蔡确出任山陵使的时候干掉蔡确。
这是一出借刀杀人之计。
你要上位,手上必须沾血。否则我凭什么信你。
不过章越佩服的不是高太后,而是蔡确……从之前官家临终托孤,再到不过半个时辰,他便预判到高太后的举动,因此向己示好。
师兄不愧是师兄,永远比别人快一步。
铜雀灯台上凝着半融的蜡泪。
章越平静地道:“循故事,当由左相蔡持正出任。照祖宗故事,事毕辞相。”
高太后指尖轻捻念珠缓缓道:“永昭陵覆土后,韩魏公因英庙多病服药之故,未曾辞相。永厚陵覆土后,方成就辞相佳话。其中深意,卿当明白。”
其实宰相出任山陵使后,辞不辞也看皇帝心意。韩琦在英宗时就没有辞,因为英宗帝位不稳。而在神宗时,便觉得你韩琦有隐患,所以通过帝师王陶出面将韩琦拿掉。
当然王陶是自以为能够取代韩琦的,牛逼轰轰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底,结果……上次进京时,还要看章越脸色。
不过对方元丰三年病逝时,章越也没给对方难看,给了一个体面的待遇。
思忖片刻,章越郑重道:“太后明鉴。若有臣子不识时务,朝廷自当有大臣效王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