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宰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清明上河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厚骑马率大军从兰州抵至凉州,身后是绵延不绝的辎重车队。

昔凉州故地非边陲的荒凉景象,而是一副开拓进取的画卷。

夯土筑城的号子声此起彼伏,这是为茶马互市所修的帐篷城,而另一面新开垦的梯田在陇山山脉间远远铺展开来。

元祐二年的春风里,凉州这条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正在经历自盛唐以来最彻底的重生。

凉州的制度与宋制不同。凉州多年征战,土地荒芜。

所以凉州实行是唐朝时的均田制,每丁授田二十亩永业田。

王厚记得要不要在凉州实行均田令,还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争议。

因为宋朝不设田制,突然在凉州实行均田制好吗?

最后还是章越拍板,可以先试一试。

于是凉州试行永业田,不同于熙河路各州都是商人权贵抱着钱来买田,再雇佣当地人耕种。

凉州禁止土地买卖,以永业田下授。

关陇,陕西都土地兼并严重之地,所以无田百姓甚多,听说章越在凉州愿授永业田招揽百姓,纷纷从关西随着商队迁徙至凉州。

百姓实行在洮河谷地早已推行的代田法,竟使得农具垦殖的坡地亩产竟超过关中平原。书肆里用西夏文、吐蕃文与汉文对照刻印《齐民要术》,将宋朝的农垦传播至西域。

朝廷再从授田百姓中招募为军,这如同于唐朝府兵制。

数年间凉州招募汉民蕃民达十万之多,充实了当地人口。

最要紧的还是商业,凉州还设立市易务,交引所,用盐钞茶引等信用票据在番汉之间通行贸易。

一名吐蕃少女还因出色织毯手艺,居然被破格擢为凉州匠作监吏员,其设计的莲花纹驼绒毯经西域商队远销大食。

现在凉州城中百人以上的驼队比比皆是,甚至有千人驼队往返于西域。

宋朝数年的经营,持续不断地通过战争和商业反哺,激活了凉州城的经济,使之真正成为了丝绸路上塞上明珠。

王厚大军抵至凉州府休整了三日,再度西进,这一次目标是河西四州。

河西的朔风呼啸掠过祁连山巅。

归义军的老卒为向导,熙河路经略使王厚调集蕃汉精兵三万,沿祁连山北麓西进。

大军三军,出动民役则要有六七万,其中物资大多是由兰州搬运至凉州就算过半民役从凉州本地承担,但熙河路所耗亦是不小。即便如此,凉州已成为大宋出征西域的重要后勤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