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章越看二人脸色心道,真当本相贪图你这点财物。
正所谓我可以不收,但你不可不送。
到人家家里做客也不能两手空空嘛,送这么多礼物足见你两部诚意了,看来确实是苦辽久矣。
说到这里,章越目光深远地道:“如今本朝已拓至西域,与尔部疆土接壤,日后往来将频。贵部子弟,可愿入我汴京太学读书?习我华章礼法,识我中国文字。”
翻译转述后。
拔思巴部使节眼神一亮,复而对章越道:“宰相厚意!此事甚好,我定将相告吾主!子弟习学天朝文化,荣耀之至!”
汪古部使节则面露一丝疑惑,谨慎问道:“感谢宰相美意。只是……这入京学子……?”
章越心道,本相好意,你竟以为我要你部纳质。
不过章越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意,意味深长地道:非为束缚,乃通友好,开眼界。择才而教,互通有无。”
两使一并起身躬身称是。
其实室韦与契丹同源同种,不过按照大兴安岭东西而划分,都是出自东胡鲜卑。
之前宋朝礼部官员们,都认为当时鞑靼乃靺鞨之遗种,这就犯了大错了。
以往宋朝疆域最北只抵达白沟,礼部官员对高昌回鹘的了解只是全凭一百年前王延德所书的《使高昌记》。
对于草原上的阻卜了解,大约是九姓鞑靼。
契丹与室韦在族群关系上比女真近。
室韦与契丹好似堂兄弟,与女真则是表兄弟,宋朝大臣们又担心,既是室韦与契丹关系如此接近,是否会叛辽而附宋呢?
事实上宋朝官员们又猜错,关系越近才越容易闹翻。
现在二使在章越细细谈论拔思巴部和汪古部的来历。
章越对眼下阻卜各部虽了解不清楚,但他有看过蒙古秘史,对成吉思汗统一的草原各部还是有了解的。
拔思巴部就是后来的乃蛮部,疆土极大,北至漠北与北阻卜往来,东面则与敌烈部接壤。
而汪古部被宋朝称作白鞑靼,就分布在阴山以北。
具体说来乃蛮部类似回鹘化的蒙古人,乃蛮部首领称作太阳汗,而拔思巴部因不恭顺辽国,之前被辽国下令女婿李秉常率党项骑兵教训过一次。
元末名将帖木儿族属乃蛮部。
而汪古部蒙古化的回鹘人,从白鞑靼的称谓可知,汪古部多是色白高目。
唐朝时黠戛斯灭了回鹘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