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徒子徒孙们……
全都在烂泥里打滚,个个都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
论斗争之激烈,丝毫不逊熙宁、元丰的新旧党争。
等到绍圣,新党上台,清算完旧党后。
新党内部,也在瞬间原地裂开。
熙宁派、元丰派……
章系、曾系、李系、邓系、韩系……
一眼望去,朝堂上山头密密麻麻。
各种合纵连横,各种互相扯后腿、下绊子、使刀子。
也就是章惇手腕厉害,同时,他深得赵煦信任与支持,才没有闹得很过分。
但章惇在绍圣、元符年间,也经常被人搞得灰头土脸。
经常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各种明枪暗箭,射成马蜂窝。
所以,章惇只能定期的上札子求去。
每次赵煦都得和他演戏,向内外宣示章惇圣眷深重,才能保护住他。
而从元丰八年至今,朝堂大体平静。
虽然中间偶有风波(譬如说王岩叟、刘挚、上官均等人都曾想要搞党争,但被赵煦强力镇压),但总的来说,新旧两党的领袖,都在赵煦的手腕下,只能捏着鼻子,选择和衷共济,暂息争斗。
但,这就像是个压力锅。
长期的压制,使内部矛盾,日益积累,却得不到发泄的通道。
各个派系,在政治上的龃龉,越发深厚。
这样下去,迟早是要爆炸的。
尤其,大宋朝的政治体制,天生就是为了诱发政治斗争而设计的。
大小相制,异论相搅的祖制下,都堂的宰执们,或许可以妥协、交易、让步,以求和衷共济,政治稳定。
但,下面的年轻人,那些急于出头和进步的激进派。
可不会管什么大局、安定。
他们对自己眼里所认定的小人、奸臣,更不会有什么妥协和忍耐。
在他们看来,老登讲什么‘大局’、‘隐忍’、‘团结’。
实际上是上车后,把车门焊死,不给自己进步机会的霸蛮行为。
赵煦能摁死王岩叟、刘挚、上官均们,但新的王岩叟、刘挚、上官均们会迅速填补空白。
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搅风搅雨。
在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人其实都属于现代所谓的《抡语》思想拥趸。
恩,就是将那个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成早上打听到你家的地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