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不记事的,还得是位阿哥才好,毕竟阿哥是男子,与皇上总有更多共通之处,也更能勾起往昔照料的记忆。”
说到这里,她眼神淡了几分,缓声道:“至于格格们,将来多半是要远嫁蒙古的,何必让苏麻姑姑日后再多一层牵挂?这么算下来,如今后宫里年纪合宜的阿哥也就四位:三岁的胤禌、胤祹,两岁的胤祥,还有刚出生的胤祯。胤祯阿哥才落地不久,正是要日夜精心照料的时候,苏麻姑姑毕竟上了年纪,经不起这般劳心费神;况且她素来喜静,不耐婴孩哭闹的热闹。胤禌阿哥又是宜妃娘娘的幼子,向来得宜妃娘娘与皇上疼宠,先前皇上已将宜妃的胤祺阿哥交给太后抚养,这两位自然就先排除了。这么一来,也就只剩胤祥与胤祹两位阿哥最为合适了。”
兆佳氏一番分析条理分明,格兰珠与戴佳氏听得连连点头,连董佳佳也觉得颇有道理。只是在她看来,不选胤禌与胤祯,怕不只是年纪与宠爱的缘故,更深一层的缘由,在于这两位阿哥的生母位分不低。
苏麻喇姑纵然身份特殊、恩宠深厚,终究是侍奉宫中的奴才。让她抚养高位嫔妃所出的阿哥,不仅牵扯太多尊卑礼数,更难免引人滋生妄念,毕竟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心腹,在宫中的根基与影响力,怕是比康熙还要深厚几分。如此看来,这两位阿哥原就不在合适人选之列。
董佳佳没有将心中这层思量说出口,只同格兰珠她们一般点头认同,继续静听兆佳氏往下说。
“胤祥阿哥与胤祹阿哥相比,论性子与年纪原也合适。只是我派人打听了,皇上最终选定胤祹阿哥,是因他性子更显文静。想来也是,皇上时常去皇贵妃的景仁宫,见胤祹阿哥的次数自然多些,对他的脾性也就更了解些;而胤祥阿哥,皇上难得见上几回,他又比胤祹小上一岁,在皇上印象里,怕是还带着几分孩童哭闹的稚气。这么看来,让胤祹阿哥给苏麻姑姑抚养,最是妥当,也能让她少操许多心。”
戴佳氏听完兆佳氏这番细细分析,连连点头附和:“姐姐说得在理,这么一层层算下来,的确是胤祹阿哥最为合适。”
董佳佳却浅浅笑了笑,转看向格兰珠等人,语气里带着几分耐人寻味的深意:“她说的固然有些道理,只是我倒觉得,还少算了一层。皇上的每一步举动里都藏着深意,这抱养之事,怕也不全是因着那些明面上的缘故。”
顿了顿,她继续道:“你们别忘了,胤祹阿哥的生母万琉哈贵人,如今就住在咸福宫。听说这位贵人这些年一直本本分分,与咸福宫的主位博尔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