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多愁善感下去,怎还能与她们相伴到老。她可是抱着将这永和宫打造成福寿绵长之地的念想在管理这宫里上上下下的,可不能让兆佳氏坏了事。
再者这封号一事,本就是她有意插手的。内务府呈给康熙的那几个字,她早让人留意过,布、丽、采、妙、寿,实在是一言难尽。董佳佳初看时便忍不住腹诽,取字的官员怕是真的江郎才尽了。
更要紧的是,她记得兆佳氏史上拟定的封号便是“布”字。布贵人,听着就透着股怪异,实在算不上体面。正因如此,她才动了心思,想用雅利琦封号里的另一个字来给兆佳氏,这般安排,也正好能借着由头劝诫她几句。
劝诫的效果自不必说。兆佳氏本就聪慧,很快便品出了董佳佳话里的深意,彼此相处了这么久,也真真切切听进了几分。兆佳氏没再多说什么,只是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静字倒是真合兆佳姐姐的性子。”戴佳氏也满面欢喜地接话,又半开玩笑道,“往后我若得封,也得劳烦姐姐从中周旋一二,可别让皇上随手指个不称意的字来。”
董佳佳一想到戴佳氏日后那“成”字封号,心里也泛起几分无奈,只能点头应下了。
雅利琦离宫后没多久,康熙便接连降下赐婚旨意。三福晋与四福晋的人选虽各有些小争议,却也没超出众人的预料;唯独太子妃的人选,着实让宫里人吃了一惊。
这两位福晋的出身都算得上特殊,旁人难免觉得意外,董佳佳却不这么看,她们本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人。只是结合现况和摸清了她们各自的背景后,她才真正看透康熙那层层叠叠的算计与深意。
三福晋与先帝孝献皇后同出董鄂一族,虽说两支亲缘不算近,却终究是同一宗族。如今将董鄂家的格格指为皇子福晋,这般安排,很难不让人觉得康熙是在释放不计前嫌的信号。
至于四福晋乌拉那拉氏,出身亦不算寻常。其父曾深受康熙看重,凭战功得封骑都尉,还曾任正一品步军统领与内务府大臣,只可惜三年前已然病逝。如今乌拉那拉氏能被指为皇子福晋,多半是康熙对老臣子女的格外厚待。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生母原是宗室之女,虽因父过沦为无爵宗室,却依旧姓爱新觉罗。
如此算来,即便父亲已逝,她的出身也绝不能算差;更何况她本就姓乌拉那拉,论起与乌拉那拉嫡支的亲疏,可比惠妃更近一层呢。
太子妃的出身则更为复杂。瓜尔佳氏本姓石,祖上世居苏完,明朝时迁居辽东后改了汉姓。直到大清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