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茴坊之人联络,争取他们的支持。赖将军,你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确保我们能够一举击败曲江池清军。我们需齐心协力,共同为天国的前途而战。”
此时,在王阁村的傅昊眼前,是一支由三千名士卒组成的队伍。
他们经过几天的紧张训练,已经能够排列得非常整齐。
除了这些士卒,各路茴坊古寺还送来了战马,使得傅昊的兵力构成中拥有一千名火枪兵、一千名长矛兵和一千名骑兵。
然而,傅昊深知,相比于后来陕西十八茴营中排名第一的杨文治和第二的马正和所拥有的两三万骑兵部队,自己眼前的一千骑兵显得微不足道。
当然,这还只是在起义尚未正式爆发之前的初步兵力。
起义之后,就是两码事了。
那么现在最主要的是在各路茴坊起义之后,如何把这些散沙汇聚起来呢?
要知道茴民起义(记载是仓促起事,人自为战,村自为战)
起义初期基本上是以茴民原居住的村坊为基础,形成区域性的自卫武装。
起义军支股多,领导人也多。
而领导人全是茴坊的各坊教长,这些教长有知识,有威望,甚至有的还会武术。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军事能力,对付地主团练还凑合。
对付正规军那就不行了。
所以傅昊要整顿之后的各坊坊民,迅速形成一股战略级别的势力。
而现在主要势力就是王阁村这一带他麾下的三千精锐。
这三千主力军全是精壮,最主要是不喝酒,不抽大烟,这就比八旗那些大爷强的多了好吧!
所以相比仓促起义,他傅昊已经算是有准备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