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8:逆袭人生从宠妻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3章 最典型的新闻素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许秀容满脸通红,二话不说,拿起剪刀就开始拆线。

整个教室,气氛紧张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可奇怪的是,没有一个女人抱怨。

她们的脸上,是一种被逼到极致后,反而生出来的专注和执拗。

刘科长看见周秦和郑苏月回来,走了过来。

“怎么样?”

“锣已经递上去了。”郑苏月轻声说。

刘科长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他走到教室中央,拍了拍手。

“都停一下!”

女人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抬起头。

刘科长从一堆做坏了的裤子里,挑出一条相对完整的,举了起来。

“今天,咱们就练到这儿。”

他把那条用劣质粗布做成的、针脚却无比工整的裤子,挂在了墙上那排崭新的置物架上。

“从明天起,咱们正式开工。”

他转过身,看着所有人。

“现在,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报纸是第三天登出来的。

占了第二版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落,标题起得很正统,《大水无情人有情,干群协力谱新篇》。

文章是那个年轻记者写的,文笔不错,把石古村修桥的事迹,写得感人肺腑。

周秦的形象,被塑造成了一个懂技术、有担当、带领群众自力更生的青年带头人。

文章的后半段,笔锋一转,就提到了县服装厂。

“在得知石古村的困难后,县服装厂高建民副厂长心系群众,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不仅捐赠了八台缝纫机,更将厂内宝贵的练习布料悉数送往村中,并派出技术骨干刘青山科长亲赴一线指导,体现了国营大厂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字里行间,全是赞美之词。

高建民被捧成了一个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先进干部。

这张报纸,像一块石头,在石古村和县服装厂之间,都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村里人奔走相告,识字的拿着报纸,大声地念给不识字的人听。

一时间,周秦和郑苏月,成了全村人眼里的英雄。

而县服装厂里,气氛就微妙多了。

高建民拿着那张报纸,坐在他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脸色铁青。

他盯着自己那个被印成铅字的名字,感觉那不是表扬,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辣辣地抽在他脸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