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陈凡的意气风发、修为精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府那偏僻院落中的徐凤年。
祭天大典上的那场混乱与血腥,以及那些逸散的、他看得见却抓不住的“金色光点”,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心中那点仅存的对武道的希冀。
这些日子,他越发萎靡不振,整日将自己关在院中,连门都不愿出。别说修炼,便是连以往最爱看的那些杂书话本,也提不起丝毫兴趣。
“练武有什么用?打打杀杀,血流成河……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他时常这样喃喃自语,眼神空洞,仿佛失了魂一般。
剑九黄依旧每日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看着世子这副模样,老眼中满是心疼与无奈。他也曾试着开导几句,讲些江湖趣闻,或是自己年轻时学剑的经历,试图激起徐凤年的一点兴趣。
“世子,这习武啊,不单是为了打打杀杀,也能强身健体,磨砺心志……”
“老黄,你不懂。”徐凤年往往只是摆摆手,神情萧索,“我这样挺好,至少……不用去面对那些刀光剑影。”
剑九黄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他自己的剑道感悟,也因为心境的滞涩,依旧停留在瓶颈之前,难有寸进。
……
王府深处,书房之内。
徐骁听着手下心腹关于祭天大典后续清查的汇报,眉头微皱。
“……启禀王爷,与北莽密探有牵连的府内下人,已悉数抓捕审问,线索也已查清。只是……关于那封匿名警讯的来源,依旧毫无头绪。”一名身着黑衣,气息沉凝的中年男子躬身道。
徐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
祭天大典能及时控制住局面,避免更大的损失,那封提前送达的匿名信,功不可没。他本以为,以王府暗卫的手段,顺藤摸瓜找出送信之人,并非难事。
然而,数日追查下来,那送信之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对方的反侦察能力,以及对王府内部运作的熟悉程度,都让他暗暗心惊。
“一个能提前预知地煞喷涌,还能精准避开所有耳目,将信送到李祭酒手中的人……”徐骁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此人,究竟是谁?是敌是友?”
他有一种直觉,这个人,就在王府之中,甚至可能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但偏偏,他就是找不到。
这种感觉,让他这位执掌北凉数十万铁骑,杀伐决断的枭雄,都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