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章 耧车新生与灭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稷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颤,"给我两天时间,我能让它效率翻倍。"

李老栓的烟袋锅停在半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当真?"

"当真。"方稷指向排种器,"这里加个调节板控制下种量,导种管用竹片重做,最重要的是..."他四下张望,突然眼前一亮,墙角堆着几块废铁,看形状像是拖拉机轴承的残件。

李老栓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突然咧嘴笑了,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你小子,眼睛够毒啊!那是前年报废的轴承,王队长舍不得扔..."

接下来的两天,方稷像着了魔似的泡在仓库里。

白天跟着大田劳动,收工后就借着夕阳的余晖改造耧车。

李老栓不知从哪找来把钢锯和铁锤,还偷偷拿来半瓶珍贵的煤油,这是队里留着点灯用的。

"使这个。"李老栓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块磨刀石,"我爹传下来的。"

方稷接过石头,指尖触到上面经年累月磨出的凹槽。他突然想起自己实验室那套德国进口的工具,每一件都闪着冷冰冰的光。而现在手里的这块石头,承载着多少代农人的体温?

第三天傍晚,当方稷终于把最后一个轴承滚珠装进改造好的排种器时,仓库门吱呀一声开了。

"成了?"李老栓的声音有些发抖。苍老的他佝偻着端着盏煤油灯进来,身后跟着五六个三队的老把式。

方稷抹了把脸上的油污,点点头。在跳动的灯光下,古老的耧车焕发了新生,木制主体依旧沧桑,但关键部位都加装了铁质配件。最显眼的是排种器,原本简单的木槽现在变成了精密的双排滚轴结构,还带着可调节的金属挡板。

"这...这能用?"一个缺了门牙的老汉怯生生地问。

"试试就知道了。"方稷扛起耧车,发现比想象中轻很多,轴承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摩擦。

试验选在了试验田旁边的小块空地。听说要试新耧车,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连王铁柱都背着手站在田埂上。方稷注意到陈建军挤在人群最前面,脸上写满了不屑。

"我来扶耧。"李老栓当仁不让地抓住把手。老农布满老茧的手在崭新的铁件上摩挲,像抚摸初生婴儿的脸,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