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势。月光下,他的苗子虽然不如张明田里的高大,但茎秆粗壮,叶片厚实。
突然,田边传来"咔嚓"一声轻响。方稷手电光一扫,照出了蹲在田埂上的小王。
"我、我就是好奇......"小王结结巴巴地解释,"方工您们这边得地没施化肥,苗咋比我们的还壮?叶色还更绿......"
方稷笑了笑,蹲下身扒开麦苗根部的土层:"因为我们在''养土'',不是''催苗''。"手电光下,无数蚯蚓在腐熟的秸秆间蠕动,形成一张活的地下网络。
"看,这才是最好的土壤工程师。"方稷轻声说,"一克健康的土壤里有上亿微生物,比任何进口肥料都金贵。"
小王瞪大眼睛:"可是张工说,现代农业就是要高效率、高投入......"
"高效率没错。"方稷站起身,"但高投入不等于可持续。我们搞农业科研,最终是要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他望向远处张明试验田里整齐划一却略显单薄的麦苗,"土地和人一样,急不得。"
小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说:"方工,其实......张工他父亲给院里打过招呼,要求优先保证他项目的资源。"
方稷表情没有丝毫波动:"我知道。"
"您不生气?"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方稷站起身,"农业不是军备竞赛。我们追求的是农民用得起的方案。"拍拍小王的肩膀,"回去吧,别让人看见你在这儿。"
小王匆匆离开后,陈雪从阴影处走出来:"您就这么把秘诀告诉他?万一张明..."
方稷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工棚,张明和他的团队还在加班加点分析数据。"农业没有秘诀,"他轻声说,"只有对土地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他们真能学去,反倒是好事。"
每一株麦苗都是他的战士,而他要做的,就是为它们创造最适宜生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