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谋划,大旅长一举全歼鬼子一个大队,可随后他毅然决定撤退。
其一,部队伤亡惨重,无论是打伏击还是阻击的队伍,都损失巨大;其二,缴获太少,战斗越激烈、时间拖得越长,缴获就越少,完全达不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就现有的兵力和弹药储备,已无力发起第二次歼灭战斗,尤其是弹药,损耗远超缴获,若不精打细算,一旦有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无奈之下,大旅长一边命令部队护送兵工厂一部、后勤医院一部以及最后一批伤兵撤退,这也是最后撤离的人员了;一边带着一个连,悄悄来到了赵家峪。
大旅长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给独立团送来最后一批子弹和炸药,这是兵工厂留守人员赶制的最后库存;二也是最重要的,这是咱最上级三令五申下达的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带走小七。
咱最上级如此重视小七,并非因为她枪打得准,什么800米打移动靶,在一场战役中,再精准的射手作用也有限。看重的是小七那古灵精怪、匪夷所思、天马行空的战术乃至战略思维。
打保城时,虚张声势、围而不攻,虽说切断“龙脉”有些玄幻,却为日后战斗提供了精妙构思;
打沙县,嚣张诱敌、攻而不围,把弹性防御、疲敌战术,运用得令人惊叹;
打鬼子运兵车,一炮不发、一弹不用,仅凭几百颗地雷和炸药包就全歼鬼子一个联队;
还有一点两面、三快三慢、三三制、地雷战、地道战、榆树炮……
甚至是小七在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无数次打伏击、摸哨卡、炸炮楼、打据点的经验,都被总部编撰成册,成了不少将领的“枕边书”“袖中珍”和“肘后方”。
这样的人才,总部怎会不重视?即便小七爱闹腾,咱最上级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次,可不敢让她再闹腾了,小七哪怕掉一根头发,那都是八路军的损失。
于是,大旅长悄悄来到赵家峪,打算打小七一个措手不及。
可别忘了,这是战时,大旅长还在八里地外,段鹏的侦察连就把消息传回来了。
而“英明神武”的七师长小七,早就预判了旅长的预判,跑到山旮旯里躲了起来。好戏才开场,想看她乖乖就范,没门!
大旅长可不管有没有门,铁了心要找到小七,派出带来的那个连四处搜寻。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独立团就是小七的地盘,独立团的兵现在一个都不可信。团部被翻了个底朝天,地道、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