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你小子是不是听愣了?
赶紧把工事加固好,弹药都给我备足了!”
战士们纷纷应和,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开始整理武器,搬运弹药,抢修被炸坏的战壕。
赵刚穿梭在战士们中间,关切地询问着大家的状况,为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鼓励着士气有些低落的新兵。
他找到李云龙,神色凝重地说道:
“老李,今天这仗打得太狠了,战士们都快到极限了,咱们得想个办法,不能这么硬扛下去。”
李云龙皱着眉头,狠狠地吐了口唾沫,说道:
“老子知道,可小鬼子跟疯了似的,咱们能有啥办法?他娘的,就算拼到最后一个人,咱独立团也绝不后退一步!”
……
独立团团部。
战士们的伤亡数字每统计一次,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李云龙的心头。
弹药储备的严峻情况,更是让李云龙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按照独立团之前的部署,驻守反斜面战壕的战士优先使用专门打复装弹的枪械。在那仅仅50米的生死距离上,原装弹和复装弹在杀伤效果上并无显着差异。
但随着一轮又一轮激烈的交火,复装弹率先告罄,如今就连原装弹也已消耗大半,库存所剩无几。
反斜面上的榆树炮,安静地伫立着,却成了毫无用处的摆设,因为所有的发射药全部消耗一空!
回想起战争伊始,小七就下达了减半装药的命令,小七说,就那50米的距离,两三百米的射程是不是浪费?是不是多余?
可即便是战士们严格执行了小七的命令,榆树炮这样的大杀器频繁轰出,原本准备充足的发射药,再也没有一丝一毫。
如今封锁山口的重机枪,由于弹药不足,往后只能谨慎地打点射。
专用的掷榴弹早已一颗不剩,掷弹筒不得不换上普通榴弹。掷弹筒的射程锐减至仅仅两百米,而且准确度也大打折扣。
山炮和迫击炮更是珍贵,每打出一发炮弹,战士们的心都像是被揪了一下,那是他们手中为数不多的“王牌”,也在逐渐减少。
李云龙和赵刚在狭小的团部里,眉头拧成了“川”字,焦虑写满了整张脸。
两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团部里显得格外沉重。
“老李!”赵刚的声音沙哑而低沉,“撤吧,下决心吧!战士们的伤亡……还有,现在的子弹可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