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的枪声已经远去,但那些在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传感器捕捉到的每一个微小振动、测试员脸上专注的神情,都在诉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和平不是祈求得来的,是靠无数个这样的细节,一点点筑牢的。考察团的成员们心里都清楚,今天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智能靶场,更是一个国家在国防科技领域脚踏实地的脚印。
摆渡车驶离靶场时,车轮卷起的沙粒打在装甲板上噼啪作响。张副总望着后视镜里逐渐缩小的靶标群,忽然开口说道:“刚才那套智能评估系统,能不能用到部队的日常训练里?”
“我们正在和陆军某训练基地合作试点,”吴浩调出平板上的合作协议继续说道:“把靶场的传感器拆成模块化组件,能直接部署在野外训练场。上个月在朱日和,他们用这套系统组织了场对抗演练,蓝军的狙击手位置暴露速度比以前快了40%。”
周院士忽然指着窗外掠过的一队无人巡逻车问道:“那些是‘沙行者’的姊妹型号?”
车队由六辆全地形车组成,车顶上的光电探头正360度旋转,车身侧面喷涂着“安防-07”的编号。高野解释道说道:“是基地的安防巡逻单元,用的是‘沙行者’同款底盘,但换了安防模块。能识别未授权人员、异常车辆,甚至能通过热成像仪判断设备是否过热。”
说话间,最前面的巡逻车突然停下,机械臂伸出,对着地面的一个可疑包裹进行扫描。屏幕上立刻跳出三维透视图像说道:“非爆炸物,疑似遗弃的工具箱。”
“它们每天绕基地巡逻三次,”吴浩补充道继续说道:“三年来累计处理异常情况237起,其中17起是真正的安全隐患,包括两次线路短路前兆。”
当摆渡车驶入无人装备试验中心时,考察团成员们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数十台不同形态的无人装备正在进行协同演练:六足机器人在废墟模拟区攀爬,无人战车顶着伪装网机动,空中的无人机群组成编队,像一群金属鸟在低空盘旋。
“这里是我们的‘无人协同实验室’,”高野指着中央的指挥方舱继续说道:“所有装备都接入了同一个战术数据链,能实现态势共享和任务分配。”
在方舱的大屏幕上,整个试验场被分成了红蓝两色区域。红方的无人战车群正在向蓝方阵地推进,沿途的无人侦察兵不断回传地形数据,空中的无人机则提供实时战场监控。
“注意看红方的三号车,”高野指向一辆正在规避虚拟火力的无人战车继续说道:“它刚才收到了无人机的预警,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