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肌肉,好让自己的身体重心恢复稳定——他的双腿因过劳而抖个没完。
在井上源三郎毅然决然地下达“放弃小枝桥,全军撤退”的命令后,中岛登主动担下“殿后”的重任。
他在二番队中点出50名体力还很充足的队士。
此外,井上源三郎从六番队里调了100名技术娴熟的射手供中岛登差遣。
总数150人的殿后部队——中岛登就这么率领着这支小队,且战且退。
井上源三郎借给他的那100名射手,在这场撤退战中帮了大忙。
距离远时用火枪击退,拉近间距了就用白刃相逼。
如此,总算是成功迟滞敌军的进攻,为大部队的后撤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来袭的敌军高达二千余人,其中的绝大多数是身手了得的火枪手,少部分人——约莫五百来号人——乃纯粹的剑士。
这群剑士的数量虽不多,但其战力绝对可称恐怖。
原因无它……在刚刚的混战中,以剑术见长的二番队竟遭其压制!
在经过简单的观察后,中岛登赫然发现这群剑士都使着相同的剑法——无一例外,全是示现流!
出于此故,那尖锐的、独特的喊叫声一直响个没完。
一个示现流剑士就已经够吵了。
五百多个示现流剑士聚在一块儿……光是想象一下,耳膜和脑壳就开始发疼了!
哪怕是置身于鸭子堆中,也不过如此了。
既然全是示现流剑士,那么显而易见,这支实力强大的“剑客集团”乃萨摩藩的军队!
看着面前的如狼似虎的、怎么也没法彻底击退的萨摩剑士们,中岛登不住地嘟哝:
“‘萨摩隼人’的彪悍,当真是名不虚传啊……”
【注·萨摩隼人:对萨摩男儿的便称】
从镰仓时代起,萨摩人就以蛮横好斗著称。
之所以如此,除了民风使然之外,还有一大缘由便是萨摩太穷了。
萨摩乃坐拥77万石高的雄藩——可这并不影响其穷困。
出于武士阶层占总人口比例极高(约20%-25%,其他藩通常5%-10%)等种种缘故,萨摩的财政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一度欠下500万两金的巨额债款。
直到调所广乡、岛津齐彬等英杰推动改革之后,才总算让萨摩的财政有所缓和。
因为太穷,所以萨摩藩的中下层武士和底层百姓要想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