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76章 自己的种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绝孟山都的八百万年薪——

科学家的眼里,最好的酬劳从来不是钱,是看着自己培育的种子在土地上扎根结果。

回到军垦城时,沃土基因的基因库刚好建成。

零下八十度的恒温库里,一排排银色的液氮罐整齐排列,里面保存着从全国各地收集的野生作物种子。

老所长带着年轻人给每个罐子贴标签,标签上除了作物名称和采集时间,还写着采集人的名字。

“这个是1992年在罗布泊找到的野小麦,采集人是王建军,可惜前年走了。”

老所长抚摸着一个罐子,声音发颤,“他儿子现在是咱们的研究员,昨天还说要完成他爹没做完的抗逆性研究。”

叶雨泽看着标签上“王建军”三个字,忽然想起老刘的葬礼上,这位老兵哭着说:

“老团长,你放心,军垦城的地,我们还种着。”

原来有些种子,不光长在地里,还长在人的心里。

这时,艾伦急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基因测序报告:

“叶先生,我们在1978年的野生大豆里找到了抗线虫基因!这个基因序列不在孟山都的专利库,完全可以用在咱们的大豆品种上!”

周教授也跟着进来,手里挥舞着“海稻8号”的全球专利证书:

“国际专利局批了!三十八个农业国同步授权,孟山都想抢都抢不走!”

恒温库的门开着,冷气涌出来,却挡不住屋里的热气。年轻人们围着报告欢呼,老所长抹了把眼泪,忽然扯开嗓子喊:

“都别高兴得太早!明天开始,给这些种子做发芽试验,我要亲眼看着它们长出来!”

孟山都的价格战还在继续,亚洲区的种子价格一降再降,甚至贴钱卖给农户。

但军垦城的农户们谁也没动摇——沃土基因的抗虫棉刚在试验田丰收,亩产比孟山都的品种高两成,还不用买他们的杀虫剂。

耐旱玉米在戈壁滩试种成功,根系能扎到地下三米,比孟山都的品种节水三成。

“孟山都的种子是好看,但咱们的种子接地气。”

种了一辈子地的张老汉说,“他们的玉米得用进口肥料,咱们的玉米撒把羊粪就能长,这才是咱农民要的种子。”

这话传到孟山都亚洲区总部时,首席执行官正在发脾气。

办公桌上的报表显示,他们在华市场份额三个月掉了十五个百分点,而沃土基因的种子已经卖到了哈萨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