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宰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众望所归(大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矣,未能如愿便是盍然而逝。”

“惜乎“

说到这里,苏轼已伏地恸哭,积蓄多年的委屈和心酸,突然夺眶而出。帘内传来稚嫩的抽泣声,是新君在陪着他落泪。

高太后也是陪着苏轼落了几点泪。

然后高太后赐苏轼坐,并赐茶叶一包道:“你要忠心辅佐幼主,以报答先帝的恩德。”

“致君尧舜上……此臣心愿!”苏轼闻言连连泪流,“敢不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

……

苏轼红着眼眶离宫后,便对侍从吩咐前往章府。

苏轼与章越时隔数年再度相见。

“子瞻!”

“魏公!

苏轼章越二人对坐坐下,苏轼是章越好友,又是制举同年,礼数当然不同。

苏轼谈及殿上高太后对他所言,更是再度落泪,章越也是感触良多。

章越听说宫里一个故事,苏轼熙宁九年时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有人说苏轼是天上的仙人‘不如归去’,但最后还是不如留在人间。

官家听了这一句后大是放心对左右道:“苏轼终是爱君。”

这样的段子还是很多的。

大意是我本可置身事外,但还是留下来忠心侍君。

高太后此举也是高超的政治手段。

苏轼拭去泪痕,端起茶盏啜饮片刻后道:“魏公此番回京,力保免役法而废市易,倒是与某当年在密州所见略同。之前百姓颇苦役钱,然魏公改法后,竟使纤夫、窑工皆得生计……只是司马君实执意尽废新法,恐非万全之策。

章越道:“参苓入药——去其燥性便可活人,岂能因药苦而焚医书?”

苏轼道:“介甫执拗,君实亦不遑多让。这些年某在黄州时曾见保甲弓手扰民,却也在杭州亲睹青苗钱救活灾民。譬如烹鲜,火候过猛则焦,火灭则生,总需执中。”

“我听说这些年杭州苏州多机户,每家雇得几十张机,甚至百余张,今年我听说扬州有一大户居然有数百张机之多,实在令人称奇。”

“可见当地官府之风气甚佳。可惜苏某遍目所见,今之君子,为减半年勘磨,不惜杀人。”

章越闻言沉吟,失笑道:“子瞻所言的‘君子’是吕吉甫吗?”

苏轼笑道:“吕吉甫此人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

章越闻言大笑,苏轼兄弟作为吕惠卿的同年进士,多年恩怨,评论得还是相当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