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携手共饭。
次日章惇受命赴任而去。
湖广之地群山瘴锁,汉蛮杂处。
传说章惇开拓湖广时,路遇峭壁阻道。
工匠畏毒虫不敢凿山,章惇亲执铁锤击岩,挽袖大呼:“天欲阻王化乎?”
忽然霹雳裂空,山石自动崩落,现出坦途。
土人尽皆骇拜,呼为“章公峡”。
章惇又引闽越农师教种水稻,一年内筑陂塘三十六所,至元祐五年秋,荆湖岁贡米骤增二十万斛。
当地官员常言:“蛮酋桀骜难服。”
章惇斥言:“非蛮难服,乃官畏难耳!”
于是章惇身体力行走遍整个湖广,因常披一顶斗笠沐风栉雨而行,了解民情。
蛮汉童谣遍传‘章公笠,遮风雨;章公渠,流白米’。
史书载,章惇治湖广十年,湖广大治。
……
“章子厚言,若使湖广成乐土,两府又何足道哉!”
章越接陈瓘来信,由衷欣然。
自己果真没看错陈瓘,托付得人,竟劝动了章惇接受了这差事。
章越记得,陈瓘这段‘舟论’,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在元祐末年,高太后死后,章惇被天子相召乘舟入京。
当时还是小官陈瓘登舟拜会章惇,以舟为喻作了这一段长篇大论。
章惇被陈瓘说得无言以对。
章惇虽觉得陈瓘说话不入耳(迕意,亦颇惊异),但思量再三还是被陈瓘说服,在舟上答允有‘兼取元祐’之语。
只是入京后,他又将元祐诸党全部放逐。
徽宗登基时,陈瓘上书‘无过不及之谓中,不高不下之谓中,不左不右之谓中’。
宰相曾布意见也差不多言‘元祐、绍圣两党皆不可偏用’。
‘今日之事,左不可用轼、辙,右不用京、卞’。
邓洵武当时给宋徽宗上了一个《爱莫能助图》,图中将元丰党人都列于左,元祐旧臣都列于右。
宋徽宗初意也是‘建中靖国’。
但中道而行最难,政局好似跷跷板,这边起了那边就落了,更没有坐在跷跷板中间的道理。但曾布和陈瓘都是持此论者。可惜二人与苏轼,苏辙都犯了‘用力即差’的错误。
宋徽宗一开始物色的宰相人物有二人,一个是蔡京,另一个正是……陈瓘。
但陈瓘直言进谏太多,加上宋徽宗觉得要绍述父兄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