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七章 太皇太后薨4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妃,则需在坤宁宫与前来奔丧的外命妇一同举哀,遥寄悲恸。

慈宁宫内,皇太后一身缟素跪于棺椁下首,右下手边是康熙,他的跪垫比皇太后稍退半个身位,身姿虽直却难掩形容憔悴;其余人等按礼制又比康熙再退一个身位,依次排开。

康熙右下方,太子垂首领诸位皇子跪列哭灵,青丝素服衬得满殿悲戚;左下方,恭亲王率宗室亲族垂首跪伏,与太子等人相隔三个身位,鸦雀无声。

皇太后左下手边是固伦淑慧公主,她的位置比康熙还要再低半个身位,鬓边白发在素衣映衬下更显凄然,身后一众宗室福晋敛声跪立;淑慧公主右手边,皇贵妃正领着贵妃与格格们垂首跪泣,衣袖间隐约可见拭泪的痕迹。

因皇太后与康熙亲临守灵,殿内众人无不敛容屏息,纵有平日亲疏之别,此刻也尽皆摆出痛彻心扉的模样,任由悲声在殿宇间低回。

坤宁宫内,太皇太后的灵位供奉于上首,烛火摇曳中,牌位上的字迹透着肃穆。下方众人依品级次序跪立举哀:灵位右侧,妃位之首的董佳佳身着素服,领着后宫其余嫔妃垂首跪伏;左侧则是固伦淑慧公主的儿媳,蒙古郡王福晋(亦是吉雅将来的婆母),她身后跟着一众外命妇,哭声与殿外风雪交织。

董佳佳因位份居首,跪得离灵位颇近,恰好借着身前供桌的遮挡,哭到力竭时便悄悄换了干嚎,趁人不注意歇口气缓神。

与她并排的几位妃嫔和福晋们显然也心照不宣,彼此眼神都未曾交汇,却透着十足的默契,谁也不会点破旁人的疲惫,更不会在此刻计较细枝末节。这般心照不宣的光景,倒比前两次为皇后哭灵时少了几分紧绷,多了些许无声的松弛。

太皇太后丧仪之上,规矩森严,无人敢有半分逾矩。就连后宫中唯一身怀六甲的德妃,也始终敛声屏气地跪伏着,半点不妥的动静都不敢闹出。

董佳佳瞥见她因连日哭灵愈发苍白的脸色,唇瓣紧抿着隐有难色,心中不禁暗生感慨,不愧是将来要登上太后之位的人,这份忍耐力着实过人,连自己也得佩服几分。

方才见德妃身子微微一晃,似有些支撑不住,董佳佳本想悄悄挪过去搭把手,卖个人情。怎奈两人之间隔着惠妃与宜妃,中间还隔着好几步的距离,终究是没法子靠近,只得作罢。

德妃这般窘迫,身旁的宜妃与荣妃并非毫无察觉。只是她们与德妃素来关系疏远,各自心中都揣着盘算,谁也不愿在此刻主动伸手相扶,只当未见般垂首默立,任她独自强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