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七章 太皇太后薨4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哭灵到了后三日,董佳佳见德妃已是面色惨白、身子摇摇欲坠,实在有些看不下去。她寻了个间隙,凑到荣妃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德妃这光景怕是快撑不住了,你若方便便照看一二。真要是出了什么差池惹得皇上心烦,咱们这些人恐也难免受牵连。”

荣妃听后沉吟片刻,终究是微微点了头。靠着荣妃暗中的几分照拂,或是趁人不注意递过一杯温水,或是借故让她稍作歇息。德妃才总算有惊无险地撑过了七日哭灵。

太皇太后的丧礼却并未就此落幕。康熙念及祖孙情深,执意要依汉礼为太皇太后守孝,欲服孝二十七个月。大臣们接连上奏劝谏,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众人再三力争下,康熙才终于松口,改为“以一日代一月”,服孝二十七日方止。

转眼便到了康熙二十七年。德妃这胎终究没能熬到足月,于正月九日诞下了二十三阿哥。经太医仔细诊视,说阿哥的身子还算康健,毕竟德妃哭灵时已怀胎八个多月,这二十三阿哥生下来好歹足了九个月的数,底子算不上差。

只是这新生儿的啼哭,并未驱散后宫中因太皇太后丧礼留下的沉郁。他的洗三礼与满月礼都因国丧余哀未散,没能大办,只得了康熙赐下的名字“胤祯”,便这般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连一丝热闹的涟漪也未激起。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三月中旬。乾东所内忽传喜讯,大福晋已怀有一月有余的身孕。只是太皇太后薨逝的阴霾尚未散尽,这般喜事终究不便大肆张扬。但大福晋腹中所怀乃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孙,意义非凡,太后闻讯后仍立刻赐下得力嬷嬷,悉心照料其起居。

后宫众人皆知,皇上与惠妃对这一胎极为看重,早已暗中清退了大福晋身边诸多形迹可疑之人,故而无人敢轻易造次。就连向来与大阿哥不对付的储秀宫与毓庆宫,也都按捺住心思,未曾在暗中有任何试探之举。

然而后宫的平静并未延续到前朝。大福晋有孕的消息传开不过数日,便有汉臣上奏弹劾,直指大阿哥与大福晋在孝期内行房,实属有违孝道。此类言论迅速发酵,流言蜚语传到后宫,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大阿哥夫妻“不孝”的罪名。

对于这流言背后是谁在暗中推波助澜,后宫众人心中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此事牵扯甚广,谁也不愿贸然卷入这是非漩涡。不过私下里,众人对大阿哥夫妇是否真的“违孝”仍议论不休,董佳佳也不例外。

只是董佳佳看得更为透彻,康熙虽一向高举“满汉一家亲”的国策大旗,但身为大清皇帝,终究要以满族的核心利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