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5章 孤勇者的抉择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ot;李教授的烟袋锅子差点戳到他脸上,"知道偃麦草多难杂交不?一千朵花里能成三穗就是祖宗显灵!"

陈雪小心地记录着数据:"但抗病性确实惊人——接种新菌种后,病斑面积只有普通冬星的5%。"

远处突然传来引擎声。一辆吉普车径直开到田边,林副主任板着脸下车。

所有人屏住呼吸。

"批复了。"林副主任突然展开文件,"黄淮海地区试点种植抗锈品种......"他顿了顿,"但冬星原计划不变。"

方稷刚要反对,林副主任却压低声音:"总得给领导们留个台阶。真要爆发疫情......"他拍了拍方稷的肩膀,"你们这些种子就是救命粮。"

国际种子协会的月度简报上,中国项目被归入"停滞名单"。范德维尔在董事会上放声大笑:"中国人果然黔驴技穷!"

秋去冬来,抗病麦种在质疑声中播下。国际期刊上,嘲讽中国的文章层出不穷:

《中国农业的倒退:从现代育种到杂草杂交》——美国《农业科学》

《冬星神话破灭:专利战前的临阵脱逃》——英国《自然》杂志

方稷把这些报道钉在实验室墙上,旁边贴着1950年条锈病灾区的老照片。

"方工,"陈雪忧心忡忡地递过最新数据,"云南病区又扩大了。"

气象图上,代表病菌扩散的红线正如方稷记忆中那样,悄然向黄淮海延伸。

年终总结会上,反对声依然不绝。

"现在改种还来得及!"冯站长挥舞着报表,"抗病种平均亩产比常规冬星低8%!"

一直沉默的郑怀山突然站起来:"1950年,条锈病让亩产归零。"老人环视众人,"8%和100%,你们选哪个?"

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云南农科所的刘所长满身风雪闯进来:"紧急疫情!怒江流域条锈病爆发,常规冬星发病率92%!"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