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2章 最可爱的人麦浪行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件事就是摊开笔记本。上铺的赵大虎倒吊下来:"班长,今天那个深翻的深度我有点迷糊..."二十个人挤在通铺上,本子摊了满床,有人甚至把重点抄在了手心里。

李二柱蹲在角落,就着昏黄的灯光复习笔记,手指在水泥地上比划秸秆还田的要领。

"都睡吧。"王铁牛轻声催促。

月光透过铁窗,照在墙上一张手绘的盐碱地改良流程图旁——那是他们集体创作的"作战地图",红蓝箭头标注得像真正的战术部署。角落里贴着小纸条:"记住:这是方政委和方技术员为我们争取的机会"。

没人知道,这些战士每天比规定时间早起一小时,轮流去试验田记录墒情;也没人看见他们省下津贴合买了台二手显微镜,就为了观察方稷说的"土壤微生物"。

他们像执行敌后侦察任务一样认真对待每个技术细节,因为知道这两个月的培训,关系着他们脱下军装后的整个人生。

凌晨四点,王铁牛轻轻提醒大家:"该去测地温了。"

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黎明前的黑暗,脚步声轻得像是执行夜间潜伏任务。试验田边,他们发现方稷早就到了,正弯腰检查他们昨天偷偷改良的排水沟。

晨光中,方稷抬头看见二十个笔直的身影,每个人手里都捧着沾满泥土的笔记本。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这片盐碱地早就不是普通的试验田,而是一个个铁血男儿用军人特有的方式,为自己、为家人、为脚下这片土地打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教你们测土壤含盐量。"方稷的声音有些哑。二十本笔记同时翻开,页脚在晨风中轻轻颤动,像一片亟待破土的新芽。

农资仓库的水泥地上积着一层薄薄的化肥粉末,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尿素味。

张明团队的三个研究生靠在成堆的进口肥料袋旁,白大褂一尘不染,与角落里沾满泥点的军用挎包形成鲜明对比。

"听说没?"戴着金丝眼镜的马志明推了推眼镜,故意提高音量,"当兵的把麦种按弹药箱标准码放,每个麻袋间距精确到厘米,笑死人了!"

梳着油头的刘鑫立刻接话:"这算什么?昨天我去试验田,看见他们拿麻绳还在那撅着屁股量垄沟间距,那阵仗跟布置炮兵阵地似的。&qu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