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塔的荣誉墙前。墙面没有悬挂任何勋章或锦旗,只有一排泛黄的照片:第一张摄于沙尘暴中,科研人员用身体护住精密仪器,脸上蒙着的纱巾已被沙粒磨破;第二张里,年轻工程师抱着超导线圈在实验室的行军床上睡着,电脑屏幕还亮着复杂的公式;最后一张是“天枢“首射成功的瞬间,整个团队在戈壁上跳跃欢呼,背景是尚未散去的等离子体烟雾,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着油污与激动的泪水。
“你们这里该挂面锦旗,“周院士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指着最后一张照片里吴浩年轻的身影,“等'天枢'正式列装那日,我亲自送一面来,就题四个字:'戈壁铸剑'。“
吴浩望着照片里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时的脸庞还带着学生气的稚嫩,却敢在项目申请书上写下“三年突破电磁炮核心技术“的豪言。如今看来,那不是豪言,是每个深夜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是每次实验失败后重新焊接的导线,是沙尘暴里坚持完成测试的固执,是无数次“第N次失败“后依然按下“重启“键的坚持——正是这些点滴,将“不可能“三个字,硬生生改写为“已实现“。